白蚁(termite, white ant)又被称为虫尉。在自然条件下,白蚁是一种能有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昆虫,它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网翅总目,是一种半变态、全社会的昆虫。白蚁在地球2/3的陆地上分布,它们大多聚集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仅南极洲一块大陆还没有白蚁活动。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净初级生产占陆地生态系统的50-60%。白蚁巢群中的个体有多种品级,白蚁在各个品级上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其等级包括繁殖蚁、兵蚁、工蚁和若蚁,繁殖蚁又分为原始型繁殖蚁和补充型繁殖蚁。原型繁殖蚁是由母巢分飞出母巢的长翅型繁殖蚁,后配对脱翅形成巢群,在原型繁殖蚁衰老或死亡后,补充型繁殖蚁为维持巢群稳定而补充或替代有蚁王蚁进行繁殖。 蚂蚁具有昆虫的基本特征,它们的体长一般从几毫米到十几毫米不等,有翅成虫大约有10-30毫米长,但是多年生蚂蚁的腹部非常膨大,生殖腺非常发达,它们的整个体长可以达到60-70毫米,有些蚂蚁的体长甚至**过100毫米。它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可自由转动,有触角,眼及其他重要感觉器,取食器官为典型的咀嚼型口器,前口型。胸腔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三个体节,每个体节上都有一对足。成虫中胸和后胸各生一对狭长的膜质翅。前后翼的形状、大小几乎相等,等翅目的名字由此而来。腹腔10节,雄虫在*9和10腹板之间有一个生殖孔;雌虫在*7腹板上扩大,生殖孔在下面,8和9腹板上缩小,大多数种类有一对简单的刺,位于*9腹板的中缘,*10腹板的两侧有一对须毛。白蚁体躯几丁化程度随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有翅成虫体壁几丁化程度较高,体壁较硬,工蚁体壁较浅,但较软。身体的毛发因种类不同而不同,有多有少,有的接近赤裸。身体的颜色有白色,淡黄色,赤褐色,直至黑色。但是大多数种类的体色都比较淡,接近乳白色。 作为温带昆虫的白蚁,其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扩展,纬度越低,种类越多。该地区的分布范围古北区北部为45° N,新北区为52°30′ N,新热带南部为45°25′ S。在中国,除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还没有发现,其他省份和地区都有分布和为害。其中,散白蚁的北界分布在约40° N左右,土白蚁35° N左右,家白蚁32~33° N左右,砂蚁28° N左右。南中国的长江,种类多,密度大。 蚁群是一种多形体的社会性昆虫,所有的个体都生活在群体中,大群体可以包含一百万以上的个体。群落成员多态性,有多个类型,通常包括工蚁、兵蚁和繁殖蚁。大体上,每个家庭可以分为两大类: 繁殖型 繁殖蚁也称为繁殖蚁,是一种有性雌蚁和雄蚁,其职责是维持原有种群,建立新种群,分为原始种群和辅助种群两种。繁殖型可分为长翅型(**型)、短翅型(*二型)和无翅型(*三型)。 1.长翅型(**型) 长或有翅型:体躯骨化,黄、褐或黑,有两对发达的翅。每年4-6月是其分飞高峰,尤其在春夏雨季炎热天气下,大量长翅蚁离开蚁巢,低飞在离蚁巢不远的建筑物附近,飞行时间较短,这一现象称为婚飞或群飞。并非婚飞中的所有个体都能成双建立新群落,当他们大量飞出时,通常会被各种鸟类、捕食性昆虫或其他动物吃掉,而只有少数人能存活下来,但也足以维持他们的种族繁衍,并对木屋造成危害,王后躺在王室却是专门"养育"的,到某一时期,成双又会建立新群落。 2.短翅型(*二型) 短翅类型为补充性繁殖。长期居住在一处的白蚁群体,常常造成食物不足,迫使部分工蚁和少量兵蚁离开主群寻找食物找水。由于时间和距离的减少,加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结果使他们与主要的群体完全失去了联系。此时他们即形成了小群体,这样群体内就可以产生补充性蚁王和蚁后,而成为独立的群体。此外,当原始蚁王、蚁后死亡后,以短翅型蚁王、蚁后为补充,继续繁殖整个种群。 3.无翅型(*三型) 无翅膀的补充型蚁王,蚁后(*三型),比“*二型”更**。结果表明,西沙原鼻白蚁群与散白蚁群均为家蚁群,也是偶发的。从无翅芽产生的幼蚁或工蚁。补育蚁有两种类型:短翅型(或*二型成虫)和无翅型(或*三型成虫)。这种现象在高级白蚁科昆虫的巢穴中较为**。 非繁殖型 不育类型:白蚁无繁殖能力。他们没有翅膀,生殖器官也退化了,主要有若蚁、工蚁和兵蚁三种。依据它所肩负的任务是劳动还是战斗,就有工蚁和兵蚁之分。 1.工蚁 工作蚁群的数量较多,约占种群的80%,身体柔软,除了一些高等白蚁外,几乎没有色素,没有眼睛,或者只有一处踪迹,形态与成虫相似,一般体色较深,有雌雄不同之处。工作蚁头宽大,复眼消失,有时只留下痕迹。工作蚁通常有大的和小的区别,它们没有繁殖功能。从事巢穴内大量繁杂的工作,如筑巢穴,挖洞,筑蚁路,种苗,采集食物,喂养幼蚁,养兵及蚁后,打扫卫生,照料蚁卵等。对于没有兵蚁的物种,他们也负责保护自己免受敌人的攻击。 2.兵蚁 兵蚁属白蚁类,除了少数几种缺兵蚁类型外,一般从3~4龄幼蚁开始,部分幼蚁分化为颜色较浅的前兵蚁,再分化为兵蚁。兵蚁头圆,卵圆,近方形或矩形等,有色泽,骨化程度高,颚部发达,根据颚部形状可分为上颚兵和下颚兵两大类,无眼或无齿,专司保卫群体,约占群体的5%左右,少数类缺兵蚁。 兵蚁群群防,有雌雄之分,却不能繁殖。兵蚁头长且高度骨化,虽然上颚特别发达,但已丧失取食功能,成为防御性武器,也可用上颚来堵住洞口、蚁道或进宫入口。兵蚁食食功能丧失,由工蚁喂养食物。 兵蚁类兵可以分为上颚型兵和象鼻型兵2种,前者拥有强有力的上颚,好似一把大的二齿叉子,能用撕扯的方式与入侵者搏斗,比如蚂蚁。后脑发达,前额鼻,头部伸展成象鼻状,当它与敌人搏斗时,能喷出胶质分泌液,涂抹敌人。 3.若蚁 如蚁是指白蚁卵孵化到3龄后,所有的幼蚁都分化成工蚁或兵蚁。某些物种缺乏工蚁,由若蚁来代替它们的功能。 中美德等国家的科学家们已经完成了对**只白蚁(内华达古白蚁)基因组的序列测定和分析,并在揭示白蚁复杂社会行为的分子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发现。其中一项发现是在白蚁基因组中发现了四个与精子形成有关的基因家族。在可育的雄性生殖蚁中,这些基因表达上调。蚁后和蚁王在白蚁群体中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多次交配,但在膜翅目群居昆虫中,繁殖行为通常由蚁后控制,一般只有一次交配,因此研究结果为从分子水平上解释这些差异提供了依据。 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在膜翅目群居昆虫中与等级和生殖分工相关的基因家族,在白蚁中也有类似的特征。结果表明,有些调节因子,如卵黄蛋白原、保幼激素等,在白蚁不同等级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它群居昆虫的等级调节也存在着相同的基因表达差异。